向来熙攘喧闹的北京中关村电子街,对企业的吸引力似乎正在减退。
据有关部门统计,在中关村每天都有新的公司成立,而每天,也都有3-5家公司倒闭。在一家中关村新张公司经理的报告中,一种情绪真实流露:“中关村经历了10多年风雨,抬眼望去,她却已不是以前的模样。中关村老了……”
据了解,近来已有大量小电子公司从中关村撤出,其中一部分公司转移到北京市东城区、朝阳区等使馆、外企密集区,改行专为公司做设备维修,系统调试,系统集成等技术服务。也有的公司转做餐饮、超市等行业。
公司为什么离开中关村?中关村怎么会失去吸引力?
今年4月,北京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打出大标题:中关村电子街步入微利时代。的确,计算机销售行业的成熟,也就标志着计算机产业微利时代的到来。微利时代必然伴随规模经营,只有用规模经营的量,才能弥补微乎其微的低利润率所留下的利润增长空白。联想总裁柳传志说过这样一段话:现在我们的利很薄,就像拧毛巾,得使劲拧才能拧出点水来。这段话中其实透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:小企业在中关村的日子,越来越难过了。
位于中关村中段繁华地段的北京祥宏公司,在中关村算不上大企业。老总付宏实向记者大吐苦水:对中小公司来说,要在中关村扩展规模,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。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人员、办公面积的增加。20名员工和40平方米办公室,一年公司固定成本不下70万元。此外的电话费、广告费、招待费、差旅费等可变成本并未计算在内。如此昂贵的费用,比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关村要高出十倍以上。
其实不单是成本大增,中关村里的中小企业还面临资金投入上的窘境。在中关村,上规模所需的资金投入已不是当初的小打小闹,要维持公司运转只能加大投入。还以祥宏公司为例,近年来公司每年都有利润,但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,每年的利润差不多全要再投入,往往还要另外增加投入。近来,中关村公司分化的情况越来越少,业内人士分析,其中原因就在于低利润率不足以维持一家新张公司的正常运转,而且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令众多新手无计可施。中关村对新办小企业的“门槛”的确越来越高。
由于同类企业太集中,“跳槽”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中关村的小企业。中关村公司员工跳槽、把客户带走、把产品带走的现象都特别多。面对小企业来说,这种风险往往是致命的打击。在客户就是利润的中关村,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长期合作、信用良好的客户。客户的多少是决定一家公司发展状况、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。客户“失窃”无异于公司“财富”失窃。小公司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“失窃”。
此外,传统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。习惯坐店经营的小公司是否会接受进楼开店的经营方式?进驻新中发的商家大多是旧中发电子市场的老租户,尽管经营环境上了档次,绝大多数经销商的营业额却有所下降。效应的持续性不容打断,对于仅靠客流量维持营业额的小门脸来说,地址变更无异于从头再来。
搬家失去老客户只是原因之一,令人望而却步的大厦使客流量减少才是致命的。客户会一味认为,高档大厦的高昂租费自然会在商品价格上有所体现。于是,一些看不到眼前利益的商家在增长的房价和有限资本的双重压力下,搬出大厦,搬出中关村。却有不少经销商表示,各种高档大厦虽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,但那是惟一选择。
一直以来,所有中关村人都面临一个选择:公司现在已经挣钱了,如果要转型,会面临很大风险。是拿着已经赚来的钱离开中关村,还是把钱再次投入公司,甚至多投一些,在巨大风险中把公司做大?中关村所有的企业都经过多次创业,有的企业是二次创业,有的是三次创业,四次创业。这个选择期很漫长,几乎每个公司做到一定规模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。这个选择不是突然间面临的,而是时时都会面临。很多企业稍微做大一点,资金稍有积蓄,觉得不值得冒这么多风险,就从中关村撤走了。
中关村真的没有活力了吗?祥宏公司总经理付宏实不这么认为:“并不是中关村没有活力,行业的升级换代过程正是企业抓管理,练内功的好时候。中关村企业的活力是内在的。”
这种活力是中关村以外、计算机行业以外的人很难感觉到的,它是一种内在活力。目前,中关村的许多企业都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,一间只有十几名员工的小公司,管理手册达20页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中关村的高级人才也在普遍性增加。中关村企业的内部正发生改变。一些大企业,如方正、同创,都在进行内部重组,以李汉生为代表的一批职业经理人逐渐被引入中关村。
一种趋势非常明显:随着利润的不断降低,要求计算机销售渠道和环节扁平化。计算机生产制造厂商的下一步行动是直接到消费市场所在地,收购门市部,自办销售业务。于是,中关村企业针锋相对,先厂家一步到各级市场联营、合办销售公司,让厂家始终摆脱不了中关村企业的“势力范围”。中关村企业的眼光已不仅仅局限于北京、北方市场,放眼全国、关注世界已成为中关村的现实考虑。更少在中关村内部打主意,更多关注外面的世界,是中关村很多企业的共识。
回过头来看,中关村企业越来越少,小企业大批退出中关村,也许是中关村走向成熟必然的过程。一个最直接例证是,在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,中关村的企业越来越大。
尽管有企业离开中关村,但像中关村这样拥有近300所高校、科研院所的高知识富矿区,在中国当前仍是“独此一家”。正如四通总裁段永基所说,只要政府改善政策环境,企业练好内功,中关村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亚洲的硅谷。
(摘自《中国企业家》1999年第7期,张军文。)